主持人南羽: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号文件将“培育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列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日前,富时罗素全球指数(FTSE Russell Global Index)系列上市的129只a股包括12只科技股,表明a股市场对包括外资在内的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同时,随着a股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引导更多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田对记者表示,“中长期资本入市可以改变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股市在经济良好的前提下形成长期牛市。”
调节层频率为
中长期资金入市吹暖空气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证监会至少两次就推动中长期资本入市发表意见。例如,1月28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到“加大推进投资侧改革力度,加大股权基金产品供给和服务创新力度,推动个人养老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尽快落地。优化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环境”;中国证监会发言人2月5日表示,“向资本市场引入中长期资本,增强专业机构投资者实力,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市场弹性,促进投融资平衡,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优化中长期资本市场进入环境。加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衔接,推动尽快落实个人养老投资公共基金政策,继续推动社保、保险、银行融资等资金进入市场,促进股权投资比例提高,实行长效评估机制,完善“愿意来就留”的市场机制。
关于中长期基金入市现状,AVIC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中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国内,监管部门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养老金、保险等中长期基金入市。近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不断推进,规模逐步扩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20年,全国各省将开始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规模1.24万亿元,账户金额1.05万亿元。近年来,保险股权投资也呈现出逐渐松动的趋势。2020年11月,中国保监会发布《证券日报》,核心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金融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在国际上,近年来a股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陆股的资金不断流向北方。根据Wind信息数据,截至今年2月19日,北行累计资金流入已达886.82亿元,泸沽通开通以来累计流入金额攀升至1.29万亿元。
今年可以期待哪些中长期资金?德邦基金特别账户业务部执行总经理孙告诉《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记者:“就成交量而言,今年第一个中长期资金来源是
董中云表示,国内外中长期资金不断入市,有助于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将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市场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谈如何更好的吸引中长期资本入市?田表示:“中国不断优化基础制度,提高交易便利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逐步形成中长期资金‘来之容易,投资容易,用得起’的市场环境。这意味着中国应根据国情的变化,继续推进政策障碍的缓解和消融,继续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
田进一步解释说,吸引中长期资本进入市场的关键是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优质企业的不断涌现和稳定有序的市场估值。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可以更加关注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持有相对较长时间的股票。因此,中国应该继续加强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建设。同时要防止个体机构投资者的自营、跟风、内幕交易等短期行为。只有市场清洁积极,坚持价值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才能在中长期内实现。
董中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吸引中长期资本入市。首先,从市场本身来看,健全的制度和长期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吸引外资进入市场的根本。在制度层面,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机构投资者长期评估机制,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在经济基本面上,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是资本市场的领头羊
期向好的基础,政策调控上需要努力营造稳定向上的宏观环境,并加大力度扶持创新产业,为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增长点。“其次,需要不断疏通和拓展国内与境外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渠道”,董忠云认为,国内方面,随着A股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可进一步适当放开社保、养老金等机构资金的入市限制,通过投资权益市场实现保值增值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在支持境外资金流入方面,我国需要继续坚定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外资投资A股市场的便利性,推动境外长期资金增加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配置,更好地促进资本要素全球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