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前两个交易日,公募基金被白马股重创,白酒、新能源、医药板块龙头股大跌。贵州茅台、宁德时报、无锡医药等机构牛年开始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5%。美的集团下跌超过8%;但有色、化工、煤炭等周期板块品种大受欢迎,股市再现结构性报价。
多位投资者表示,不能排除春节后公开发行白马股引发的巨大地震是机构资金换仓换股的结果。从全年投资来看,公募将在港股稀缺的新经济、顺周期、龙头行业均衡配置,公司利润将作为投资选股的关键因素和核心指标。
途观股价大幅下跌
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
春节后开市后a股高开低走,公募股损失惨重:节前涨幅较大的医疗、消费等板块调整较多,受到春节期间港股行情的带动,周期性有色股等板块涨幅强劲。
针对公募股大幅下跌,北京一位业绩突出的基金经理表示,不能排除春节后公募股大幅调整是机构头寸调整的结果。据他介绍,去年第四季度,他在掌管基金的时候,减持了被高估的医药、电子行业的股票,增加了相对低估的金融、房地产、化工等行业的仓位,从而优化了基金组合的整体估值。
这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分析,在连续两年的消费、医药、科技、先进制造等核心资产市场下,这些长期空间大、轨迹好的板块目前估值偏高,受益于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复苏。顺周期板块和成长型蓝筹股,虽然长期空间不足,但现阶段性价比不错。从2021年全年来看,上述板块的投资成本表现是比较均衡的,他也会用均衡配置法进行资产的资金配置。
华南量化投资部的一位基金经理也透露,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部分公募基金开始调整仓位,换手股票,以维持基金组合整体估值的平衡。调整仓位的方向主要是卖出一定比例的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等高价股票,投资金融、化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股票,这些股票估值合理甚至被低估,呈现行业景气趋势。
据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市场流动性将逐渐收紧,股市将从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未来股市的风格也将从流动性驱动向业绩驱动转变,这将导致以下几种情况:业绩优秀、估值高的白马股和景气改善、估值低的周期性股票将继续受到机构基金的追捧,而业绩疲软、估值高的白马股可能会遭遇“杀估值”,公司的质感也不好。
“我在1月份的时候逐渐增加了化工等顺周期领域的岗位。前期一些新能源等领域的股票过高,基本参与的比较少。”深圳某基金经理表示,目前一些龙头股票估值较高,性价比不如资质较好的“龙二、龙三”。他在配置上也更倾向于这些领域,同时也在逐渐关注一些中小细分市场的领军人物。
华南某基金经理表示,白酒、新能源等行业景气度高,经过两年的上涨,估值相对较高。如何
招商局基金经理王启珍表示,个人对二级市场股权资产估值扩张的理解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货币宽松利率下行趋势带来DCF模型中分母端变化导致估值上行,这也是2020年的a股市场。子板块核心资产估值持续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利率变动导致的估值中心变动是可逆的;但是,还有一个不可逆的高估值状态。从过去几年来看,这些领先公司的增长率或稳健性确实明显好于同行业。品牌溢价、行业地位或市场份额持续增加,业绩达到。在成长或者商业模式演进的同时,估值也打开了与同行的差距,这是戴维斯双击的过程。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尽管有系统性的利率变化,在对现有行业结构的不断解读下,高估值的核心、
但是,王绮贞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绝对估值水平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所以肯定会有波动,或者说是一个漫长的消化过程;第二,当所谓的“尤里卡时刻”(Eureka Moment)给了二线甚至三线公司在一些依赖创新驱动的行业角落里赶超的机会时,一旦长尾公司抓住这个机会意识到增长中心正在赶超龙头,可能会出现估值的快速反转。
德邦基金投资经理孙认为,近期途观股票的调整有两个因素:一是全球复苏和通胀预期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市场风格开始注重顺周期性品种;第二,央行收紧流动性,高价值的团团股必然会有支撑压力,而相对便宜的价值股受到的冲击较小。回头看,抱团股份的调整不一定是完全解体。就海外经验而言,对美股领先机构的追逐在过去二十年从未停止过,近十年更是愈演愈烈。领先控股机构的数量和持股比例明显高于非领先机构。
上述基金经理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股票经济时代,龙头股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是机构抱团的原因,也是“英雄所见略同”。虽然这些区域短期内因为高估而调整,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长期来看还是有很高的投资价值的。
“对于基本面高质量的股票来说,高级股的回调值得关注。在预期流动性紧缩或受限的情况下,此类股票仍具有投资价值。”诺德基金经理英英也直言不讳。
股市动力转换
公司利润将成为选股的关键因素
多位数
基金行业人士表示,从牛年投资策略来看,由于宏观经济变化和股市驱动因素的切换,公募基金在投资上将更为注重在新经济、顺周期和港股等跨市场、跨板块间的均衡配置,并更为关注盈利驱动的优质公司,精选个股、获取个股的超额收益,将是牛年投资的主题。上述北京绩优基金经理透露,他在今年一季度,管理的基金持股集中度更为注重分散,一是今年经济复苏的预期下,他会寻找盈利驱动增长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通过较好的盈利增长消化当前的估值偏高的状态;二是随着经济复苏,前期表现不佳的顺周期板块,也产生不错的性价比,将为组合创造弹性收益;三是港股市场具有一些A股没有的互联网龙头、创新药、非白酒消费龙头等,部分港股的顺周期板块估值更低,弹性收益也更好,投会评判AH股的风险收益比,寻找两大市场间确定性更高的投资机会。
该基金经理称,“我们在投资上,整体还是板块间均衡配置的状态,今年更重要的是找到盈利驱动的好公司,依靠个股的阿尔法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
而海富通基金公募权益投资总监周雪军表示,股市总体上还是在进行复苏的交易。盘面上周期、制造类比较强势,偏消费类由于估值较贵出现了一些回调。但总体来看,货币回归正常化的幅度较小,并不会带来显著的估值下杀,核心资产不存在显著风险。
周雪军认为整体还是存在机会,重点在于把握经济复苏的主线,进一步依靠“分子端”——即企业内生增长的力量。具体到板块上,周期制造、可选消费以及科技泛消费等值得关注,大金融板块也存在绝对收益的机会;近期涨幅落后的新能源车板块长线仍然看好,未来若出现回调则考虑慢慢加大布局。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也表示,在结构上,博时基金看好受益节后复工复产与全球再通胀预期的化工、有色板块,以及成长类电子、计算机、新能源车、医药板块也是短期阻力较小的方向。中期随着“紧货币+紧信用”阶段确认,食品饮料、家电、银行过往相对收益占优。而针对在港股市场,将继续维持中期看多上半年指数盈利牛机会,性价比好于A股,震荡中逐步上车的判断不变,结构上推荐A+H上市H股明显折价和港股稀缺龙头两条主线。
德邦基金也表示,展望后市,估值将在一定程度受压,业绩驱动将是主要定价因素,市场将呈现震荡行情,结构表现上会更均衡,配置上更偏重估值合理而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和个股。此外,我们建议投资者今年可以积极关注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南下净买入已超去年全年的一半。叠加海外持续放水的背景下,港股有望一改以往流动性不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