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现金逐渐回笼。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利率竞价的方式,推出了为期7天的2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当日流动性到期1000亿,央行归还净流动性800亿。
2月19日,央行宣布春节后逐步提现。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利率竞价的方式,推出200亿元人民币的7天逆回购操作,维持银行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当日流动性到期1000亿,央行归还净流动性800亿。
2月18日,央行净流动性2600亿元。但由于7天逆回购利率维持在2.2%不变,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这反映了货币政策稳定的态度。
央行下属媒体《金融时报》报道称,目前不宜过多关注央行的操作量,否则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取向的误区,重点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标,以及一段时间内市场基准利率的操作。
这是央行最近多次强调的,需要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利率,而不是操作量。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货币政策监管框架正在逐步向价格型转变;其次,央行的政策利率正在逐步提高。
“目前央行正在逐步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所以以政策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的信号意义越来越强。”华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周冠南表示。
为什么要看价格不看数量?
此前,央行在2020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取决于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取决于央行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在公开市场是否发生变化,不应过多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次数。
央行指出,公开市场操作的次数将根据金融、现金、市场需求等各种临时因素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的趋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的变化。
根据货币银行理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价格型和数量型。价格型工具是指调整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的方式,前面提到的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就是价格型工具。量化工具是指直接调整数量或规模的措施,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前面提到的公开市场操作量是一个量化工具。
“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数量和价格是高度相关的,所以基于价格的工具和量化工具在理论上会有类似的效果:数量少,价格自然高;数量太多,价格自然低。所以,关注量理论上是可行的。”国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建表示:“但问题是很难完全看到数量,价格是最能反映松紧程度的实时指标。所以看价格是比较可取的方法。”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受货币政策操作、现金投放和提取、财政收入(如税收和政府债券发行)和支出、外汇流入和流出、存款准备金的存入和提取、市场参与者持有资金的意愿等因素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仅仅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货币政策的取向,难免会出现偏误。”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从成交量(及其对应的净交割/回收量)推断的结果往往与事实相反。”
对于
张旭认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削峰填谷”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例如,当银行间流动性充裕时,央行会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量以“削峰”。因为央行通常不会完全平峰填谷,会出现“央行回网资金充裕,放网资金紧张”的情况。“不是资金充裕导致了净退出,而是资金充裕引发了净退出。”
政策利率体系逐步完善
据记者采访,央行提出要关注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利率,而不是操作量。背景是货币政策的监管框架逐渐向价格型转变,政策利率体系逐步完善,政策利率的作用加强。
回顾过去,早在2015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选择和培育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2017年,时任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的孙国峰对政策利率体系做了明确阐述:国内政策利率包括利率走廊、短期政策利率、中期政策利率,并明确中期政策利率用于调整银行资产负债表和预期,以此来调节贷款利率。
此后,随着逆回购和MLF的正常运行,央行在201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加强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短期利率的有效调整。目前7天逆回购利率是市场比较关注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指标,利率水平为2.2%。
2019年8月LPR改革后,多边基金利率将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贷款市场的利率产生影响。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首次提出,MLF作为中期政策利率,是中期市场利率运行的中心,国债、同业存单收益率曲线等市场利率围绕中期拆借便利利率波动。其中一年期MLF利率最为重要,目前利率为2.9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去年11月《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条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中期贷款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目前,央行正在逐步加强使用基于价格的控制工具。
因此以政策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的信号意义也越来越强。”周冠南表示,“短期政策利率对短期市场利率的引导明确,央行为此明确提高逆回购操作频率,但合理波动区间的范围并未明确。”央行在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在观察市场利率时重点看市场主要利率指标(DR007)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DR007在一段时期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Wind数据显示,2月2日至春节前的8个交易日,DR007平均利率为2.29%;春节后的两个交易日DR007平均值为2.13%,维持在7天逆回购利率附近。《金融时报》称,这体现了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更加注重利率目标,主要盯住DR007等货币市场短期基准利率开展操作,而具体的操作数量和期限品种则会根据现金、财政收支、市场需求等情况灵活调整。
中期政策利率方面,2020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MLF利率作为中期政策利率,对市场中长期利率的引导效果显现,2020年12月份同业存单利率、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下行,并向MLF利率靠拢。周冠南表示,若央行明确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之一,MLF对长端定价的预期引导作用或将提高,后续仍待观察。